让保研更轻松

【保研故事】经管类:保研至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

发表时间:2020-02-10 13:37

个人背景

本科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科专业:财务管理

前五学期专业排名:1/139

前五学期加权平均分:94.42/100

前五学期GPA:3.9/4.0

英语成绩:四级622;六级628;雅思7.0

获奖情况:仲利国际奖学金;两次二等人民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保研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第四季德勤“明日领袖精英挑战赛”新秀奖与实习机会;“中华会计网校杯”第六届全国校园财会大赛初赛省一等奖,总决赛全国三等奖;校级“文明寝室标兵”;院级“优秀团员”;院级“优秀志愿者”

科研经历:1篇案例论文(Working Paper,未发表)

实习经历:德勤暑期实习机会(与期末考试冲突,放弃,也就是没有实习的意思~)

申请情况

申请院校(按申请时间先后):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北大经院、北大光华、人大商学院、央财金融学院、南开金融学院

入营院校(全部参营):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第一批入营)、人大商学院、央财金融、南开金融

录取情况: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人大商学院(会计专硕)、央财金融(金融专硕)、南开金融(金融专硕)

最终去向: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

个人申请原则

我自己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准备读研究生,但是一直到大三寒假才决定读专硕,而且因为私人原因一心一意只想去北京地区读书,因此只投递了北京(和南开)的专硕,目标为金融财会类专业。

个人申请背景

大学的前两年,我一直准备读博士并且还考虑出国读博士(听说海归比较好),以后想在学校当老师之类的,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过专硕。直到大三上学期,随着专业课老师越来越多,我越有机会和更多老师交流,从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博士与当老师,同时自己也在跟着老师学习论文写作与科研,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条路不适合我。主要原因是:老师告诉我最佳的选择是硕士就出国,而不要等到博士再出国,但是国外名校博士毕业要求相当高,需要很多年,如果不达标就一直毕不了业,那么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对于我一名女生来说实在是不合适。

(建议:大家要多主动和各种老师进行交流,如果要出国,要多找有留学背景且稍微年轻一些的老师,我有一回和一个海归老师聊了好久,我能想到的各种国外硕博士问题都问了…小到食堂吃饭都问了…老师人很好,什么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了~)

另一方面,已经到大三上学期了,我之前没有为保研专硕做任何准备,而金融会计又是经管类专硕的大热门,我个人也只想去北京,在这种情况下我非常担心自己能不能成功。于是,自己主动联系了往届的师姐,还看了很多保研微咨询的人物志,感觉自己的条件应该是可以的(当时想着自己寒假要去德勤实习,好歹也能有个实习经历,没想到次年1月初实习时间定下来,才发现与期末冲突又不能请假,只得放弃实习…我寒假也有很多必须完成的事情,没有空再去找实习了…传说“专硕很看中实习”,我这种没有实习的人会不会没有希望呢?咨询了师兄师姐,发现没有实习也可以去专硕,往届也有这样的情况,才让我放心大胆)。

院校选择的真实思考

1.在选择学校方面,因为我的目标是北京的专硕(不考虑位置在北京,却在其他地区实际上课的学校,我只要在北京上课的学校),其实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

2.客观来说,我们本科会计专业有个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开设会计专硕并招收推免生的学校少于开设金融专硕的学校(金融专硕经常是一个学校好几个学院都开,招生规模也更大),导致我们的选择余地较小。因此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各种专业,除了会计,可以投投金融,甚至其他经管类专业(胆子大一点,世界有无限的可能~)。

3.我自己来说:

1)清华:听说清华相对偏爱男生(对于我校来说)并且我们学校过去的学生一般在深圳那边上课,时间上也与我期末考试冲突,本身我实力有限,感觉不太适合我,所以我没有考虑也没有研究。

2)北大:光华会计专硕第一次举办夏令营,基本上大家都会投,我也凑热闹投了一下(不抱希望哈哈哈哈,后来听某知名985第一说60人最多只招12人),经院去年我们有师姐录取了,所以我也投了一下,北大汇丰在深圳因而我也完全没有考虑。

3)人大:人大这边汉青和商学院会计、财金的金专夏令营时间完全冲突,我毕竟本专业是会计的,出于稳妥考虑,我没有投递汉青。

4)央财:央财只有金融专硕有夏令营,会计专硕只有九月推免,自然只能选金融专硕了。(PS:我观察到央财会计专硕九推不难,大家可以勇敢尝试!!!)

5)外经贸:夏令营时间和我期末考试完全冲突,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了(PS:外经贸夏令营招人特别少也特别难←大家在网上搜就可以搜到,而九月推免会容易多了)。

6)南开:在天津上学,离北京近…而且6月初就面试,又没有笔试形式又简单,加上金融学院就在武汉面试(金融是南开的王牌~听说是985中唯一把金融单设学院的),几乎人人都会报……

前期准备

感觉有好多要说的,我想尽可能全面真实讲讲自己的情况,这样更有助于大家评估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

我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称得上是“认真又任性”,过得挺开心的,哈哈哈哈。所谓认真,就是在我觉得有意思感兴趣的事情上面我可能付出很多时间,下功夫去认真做;所谓任性,就是一些我自己不太想做的事情干脆就不做了(请勿模仿~~~)。大家看看我下面说的就能明白了:

排名与成绩

1.排名与成绩是保研中最重要的东西(公认)。原因如下:

1)目前来说,大家在保研时千万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本专业或者本学院,而要有一个“全校观”(这一点我保研前并不太清楚,直到参加了好几个营并且和其他同学交流后才深刻体会到)。意思就是:保研不是仅仅和你所在的专业其他同学竞争,而是在中南财大全校范围内竞争。因为,目前跨专业保研确实是一个挺常见的现象(在我校今年便是如此),有一位同学调侃地说这种现象叫“抢饭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到。

2)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比如)你是某专业的专业第三,那么在你这个专业就有2个人压在你前面,在整个学院(假如有7个专业),那就有14个人压着你,放在整个学校那么多专业,那岂不是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人压着你…这就是排名为什么很重要。

3)对排名与成绩是保研中最重要东西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对于其他学校也是如此(至少在经管类专业是如此,法学类我就真的不太了解了),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比如人大、央财、武大同学写的人物志(他们学校也有自己的公众号,有很多人物志),里面有很多的文章谈到了排名的重要性,而且他们学校真正保研到很好学校的无不是专业第一、第二等等。(今年,人大有一个去光华和五道口同学在人物志里直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老师眼里只有“第一,第二,和其他”,排名非常重要)……咳咳咳,笔者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就是希望大家重视这一点,而且能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莫要保研时追悔莫及!!!

2.排名与成绩这两个概念之间既相关又有差别:

1)大家都知道,不同专业不一样(起码在高考分数上,生源上,导致有些专业学风更好),打个比方,A和B都是各自专业的专业第一,但是A同学绩点是3.95,B同学绩点是3.85。我想大家都明白,这时,这两个专业第一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仅仅看排名是第几第几,还需要同时看看加权平均分和绩点

2)这与第一条也有关,之前说了目前是全校范围内的竞争,那么全校那么多专业第一,特别是经管类,不少人选择跨保或者海投,这导致很多专业第一之间,很多专业第二之间都在竞争…这时成绩(加权平均分和绩点)就会影响你…

3.成绩的两种衡量:加权平均分和绩点

排名是依据加权平均分而不是绩点,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啦。但是要注意,绩点也不要太难看!(尤其小心被一些“水课”拉绩点),为什么呢?因为不同学校不一样,举个例子,我在人大某学院时(因为某项活动要营员自由组队,我和5个人大本院本科生一组),和他们吃饭时我听到他们在交谈各种课程时是这样描述的“某课程老师给了他4.0,某课程我只得了3.7”,意思就是,他们习惯用绩点来描述(而我们学校可能用分数描述比较多)。这不是说绩点就比加权平均分更重要(只要上了90绩点就是4.0,但是91和99含金量差别很大,难度差别也很大),而是说绩点太难看就不好了(比如:我在人大某学院面试前要填表,只要我写绩点,没要我写加权平均分……)

4.我的个人情况:我自己在成绩和排名方面是有优势的(我自己觉得,哈哈哈哈),因为这个事情我比较感兴趣,同时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无论是本学院开设的专业课还是其他学院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专业基础课。

1)这个优势不仅让我入营,更是大大的帮助了我参营(笔试与面试)。我个人的情况是:因为去年人大财金金专在我们学校都没有招人(包括金融学院),加上最近也没有会计学院的师兄师姐通过夏令营去人大财金的金专,所以我并没有报什么希望,这就意味着:我没有在大三下专门花时间去准备它!(我直到入营offer拿到后一周才开始准备的,因为当时在纠结去哪个…时间冲突,并且我有5门课要期末考试←很悲催吧,一是我们专业本身大三下课就多,谁都逃不掉,唉,二是我自己之前选课上为了去德勤实习少选了1门,没想到最后还是因为冲突没去成德勤实习,导致我大三下还要选…悲痛啊!!!)。南开金融我是真没怎么准备,央财金融专硕本来定的夏令营时间和人大会计专硕完全冲突,导致我觉得我应该也不会去,后来央财突然发文章说夏令营改时间了,变得完全不会冲突了…咳咳咳,唉,所以当然我是不会专门准备央财金融的。说了半天,就是我开始并没有专门准备金融专硕夏令营。

2)那我干啥去了?首先,我大三下课真的比较多;其次,三月和四月初我在准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加分神器…每年我都参加,大家一定要参加啊!!!没啥准备方法,买个真题刷刷…我没见到啥原题,只是要先熟悉题型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大一参加的时候是上去裸奔的,题型都不知道,哈哈哈哈…结果只有个三等奖,还是赛点的,不能加分的,2017年开始已经不区分赛点和赛区了);第三,会计方面我买了人大的教材(某宝或者京东上有,直接买吧);第四,我还买了好几本宏微观的书看了看(基础学科,逃不掉的…);第五,四五月份学校里有好多职场类活动,只要初试是群面这种的,我就去参加练习练习(因为夏令营有群面!多练不是坏事啦),反正只参加个初试,很方便,复赛后面的不考虑(要保研的同学简历关肯定能过,啦啦啦~~~);第六,我在继续写和修改论文……;第七,出于兴趣,在财大跳蚤群买了一大堆廉价金融专业二手教材(没看,5月、6月买了一大堆,师姐人好,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本,可高兴了,啦啦啦啦~)……

3)拿到入营通知后:

在这里,首先我要“温馨”提示一下大家,也是我自己的感悟:不同学校夏令营入营通知发放时间差别很大,而且往往通知出来24小时、48小时之内必须拒绝/接受,其中有的学校在开营前几天才发通知(???!等的我黄花菜都凉了……)……唉,很纠结的,因为好多夏令营时间会冲突,而且没有真正拿到入营通知还是有变数的(保研有一部分运气是真的,只有“落袋为安”),复习上面也不好安排。到时大家就会体会到:我不能把时间(复习的时间)赌在没有拿到的offer上,无论觉得自己入营可能性有多大,只要没有落袋(真的收到offer)都不是100%的,要珍惜已经拿到的。

(大家看保研论坛就知道,有的同学以为自己一定能入某某营,但是某某营入营通知很晚,他就拒绝了之前收到的时间冲突的其他学校的offer,结果呢???某某营没有要他……这种现象不止一起啊!!!很多事情说不定,不能完全看师兄师兄的情况……这里插播一句: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你的保研情况和你师兄师姐保研情况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关联,意思就是,你的同专业师兄师姐保研很好不代表你们专业很好更不代表你这一届也会很好,反过来,你的同专业师兄师姐保研不好不代表你也不会保研不好…这一点,我看到了好多活生生的例子…当然啦,如果你的师兄师姐参营表现糟糕、不守信用的话那会影响师弟师妹的…所以大家参营的时候要考虑影响,为下一届考虑一下……)

言归正传,金融夏令营我几乎是拿到入营通知后才开始使劲复习的(具体稍后再说)。但是我能够很快复习好,而且在人大参营同学中分数也很靠前(咳咳咳,对于我一个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已经满足啦~~~),就是得益于我大一大二大三上以来扎实的基础,让我能极快速的捡起知识,另外思维和记忆力也因为之前的努力得到了很多的提升,这都大大的帮助了我。我在几场面试中(无论单面还是群面)与同组相比(其他大神没接触我真的不知道),都表现得比较好,也是因为我的专业知识扎实等等原因(还是基础~)……我只想说一点:成绩和排名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不仅仅让你入营(这是第一步),还让你在笔试面试中表现好,最后拿到offer(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4)大学里的教训:

虽然我的加权平均分上了94,但是我的绩点只有3.9(前三年一起的话是3.91)……为啥!!!因为我的体育……大一的体育只有70多分(绩点哗啦啦往下跨),后来我的体育每学期进步,终于到了90多分(唉,感动啊,终于进了课堂前五)……不是我体质虚弱啊,我就是特别不擅长某个期末体育的项目,唉…短板效应……而且我大一的几门“Water课”只有80多分(怪我和大家一样,坐到后面搞自己的事情……没有在前排认真学习),这种课又是3学分的(你懂的……绩点哗啦啦像water一样)。大二我就改邪归正了!好好学习,包括这些课(个人心得:要用实际的付出换取分数,比如坐第一排认真听讲←我,整个第一排就我一个人;或者多举手回答问题)。还有一个教训:选课需谨慎…我曾经选了一门价值3学分的某课程,但是该课程老师风评(咳咳咳),课堂最高分80多一点……绩点又哗啦啦……唉,悲从中来……

5)大学里的学习经验:

简单说说吧~毕竟这里不是学习经验交流…首先,要把知识真的弄明白(很重要……),而不是模棱两可,这就意味着能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能用嘴巴清清楚楚地讲出来(比如某个概念,某个会计分录的原理,要真懂,如何真懂?过程很痛苦,自己想办法,各种办法……)。其次,可以去蹭课(啦啦啦~好老师的课不容错过~~~)。再次,网上资源多,可以充分利用。最后,我这人有个习惯,期末从来不买打印店的重点直接来背(只买真题,一定要真题,一般不要练习题),自己手动用word制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牢固地背下来(记忆力多练就好了……自己制作的重点很容易背,而且制作时能让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大概1天可以背1万多字)。我这个人期末从来不提前复习……最早15周开始复习,一般都是16周才开始……。另外专业课(核心课)成绩很重要的,我三门核心课成绩分别是99,98,98(写在简历上还是比较加分的)。

英语和数学

1.英语: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另外六级更重要,原因如下:

1)因为在夏令营申请表格中不止一所学校压根不需要填写四级成绩……(大家明白了吧)你想填都没有这个格子……

2)四六级很重要,在学校的大学英语成绩也很重要,如果四六级低了一定要想办法再考一次(如果时间来得及)刷上去…别过分指望雅思这玩意救你……(大家如果看过申请表就知道,不止一所学校不看重雅思,听说有的学校只能填托福而不能填雅思……看过表的就知道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为啥呢?……实践出真知~)

3)我自己来说,我的四六级都上了600分,虽然不是特别高,起码看得过去~另外我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且均获奖(每年都在进步……哈哈哈,就是还没有得到一等奖,唉,怪自己懒惰了)。我的大学英语成绩也是很高的(和院里面的同学比,其他的我不知道…)~嗯。

4)我在大三下考了个雅思,其实没必要(我说啦,我本来想读硕博,老师觉得直接出国读硕士更好,当时和其他人交流后思维比较混乱,就报了个雅思,后来纠结了很久才定下了自己最终的选择,觉得雅思没啥用,可是已经不能退款了……钱都交了,总是要去的……我就1月份复习了20天,2月份没看英语忙别的,3月初直接去裸奔←看得出来我寒假很混乱吧,因为规划没定,一些突发情况导致我人生之路变得扑朔迷离,所以安排上也很混乱……雅思考试可规范了,大家可以去长见识)

2.数学:如果要去金融营,数学当然很重要啦~其中金融营似乎对微积分很看中(我感觉到的,也许是金融中用这一块知识比较多)。我个人微积分上100,微积分下99,概率论差一些93,线性代数97。唔,我猜这个对我入营有帮助(结合了其他同学情况)。我没有参加其他任何数学竞赛(这就是我任性的地方了,校里的数学竞赛当时太忙实在没空,数学建模也没空←任性了,不想参加肯定没空,不过客观来说我确实也好忙……)。这里大力推进胡坤数学老师!!!(课上的非常好,老师确确实实非常用心,而且老师人也特别好,前几天一个17级大一师妹问我怎么学数学时,我问了一句她老师是谁,没想到师妹直接告诉我“我老师是XXX,但是我去蹭胡坤老师的课”……哈哈哈,胡老师名气太大啦~我的情况是这样,我们数学老师某次生病,胡坤老师给我们代课好几次,确实大家公认讲得很好,后来我有空就去蹭胡老师的课~~~蹭了不少呢!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推荐,这对我后来在短时间内快速复习数学去参加金融夏令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习

1.对于硕博来说,实习要慎重啊(不是说不实习,而是你在简历和个人陈述上怎么去表达),否则会让老师以为你不是真心读博士的(不多说了…网上有),处理不当是减分项(大家看之前的人物志,师兄师姐有写)。

2.对于专硕:只能说从我个人和我身边中南财大的同学保研情况看,实习只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排名和成绩才是)(除非你有超越我们学校常规水平的实习,媲美你想去的学校的,也许吧,但是哪怕如此,排名也同样重要,切莫为了实习牺牲了成绩)…我个人实习的情况文章开头已经说了,就不再赘述了。

在这里送大家一句某知名985教授的话:“你们翘课去实习,你实习的时候要注意看看你们领导你们老板在干什么,他们在学习”。(课本理论确实与现实有脱节,大家自己取舍吧……我这个年龄,也真的不知道)

科研

1.这里就要说说我的任性了,我是一个“三无”人员,即无博文无大创无社会实践获奖。就是不想参加嘛…没啥道理…总之没有影响我。(各位师弟师妹是不是有心理安慰~看,倩倩师姐专业打气筒,有对比有差距嘛,“我”比倩倩师姐厉害多了~嗯,大家有信心了就好)

2.我大二下“偷偷”去蹭了好几个学院里面向研究生和老师的学术活动(偷偷去文泉楼之类的地方听嘛……)。然后跟着在某次活动认识的老师学习科研,老师人很好,教了我好多(把我当博士培养???哈哈,毕竟当时我是真心想读硕博的)……

3.论文很重要。

1)硕博:必须要论文,夏令营期间往往要论文宣讲(拿个ppt讲,下面的老师同学对你进行提问点评等等模式)。

2)专硕:有些人有个误区,以为专硕不看重论文。其实并非如此(为什么?有原因的,大家多看看其他学校人物志吧,兼听则明),论文一样很重要(我自己的经历,还有大家去看人大本科生最新写的人物志,他们也提到了这一点)。我在论文上花了很多时间,整个大三都在折腾这个事情。我的论文是案例论文(没有写实证的),没有发表,大约2万字,比较长吧(我投的学校不需要发表,有的学校要求发表并复印期刊首页还是目录啥的,我没遇到,具体不清楚,大概是这样。如果大家想发表,根据我朋友和我讲的,一定要趁早,大三上学期一定要,否则时间来不及,排刊要好长的时间,就和排队一样。具体一定先咨询几个师兄师姐。) 举个例子:光是论文的一个图都不知道改了多少次了,当时用office用的特别娴熟,因为整天用啊~……意思就是,要下功夫写。再举个例子:今年人大会计专硕夏令营增加了一个研究设计展示环节(详情见下文),注意这是专硕的夏令营!!!我想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

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很任性,哈哈哈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了……无论走哪条路,都务必要在决定走的路上踏踏实实下功夫,这非常重要,“99%的汗水”那句老话大家都听说过的~。

比赛

要参加!要参加!如果什么比赛活动都没有,会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这样是万万不行的。而且参加比赛也是在锻炼能力,这对于你整个人生都不是坏事,是吧~~?但是不需要因此本末倒置,参加过多的活动而影响学习(比如学习时间很少了,比如整天活动多了让心态很浮躁,静不下心,学习也只浮于表面)。这里大家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平衡。

其他

比如学生会班委等等,可以参加的!我只能说,单纯有个学生会的头衔(比如部长)对于保研来说没太大用的,我去夏令营的时候,群面时…人家学校同学自我介绍动不动就是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一个组里面一大堆“官”)……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这个学生会之类的工作经历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同学服务也是,但是这里我们讲的可能比较功利,针对保研)。因此,这个里面情况很复杂,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个人大一参加了学生会,大二没有继续留下了(怎么说呢…这是基于我自己特殊的情况,我高中在校团委工作了两年,一直干到校团委副书记,每周固定主持至少2场会议,对于我某些方面的能力已经锻炼到了,再加上我比较任性,哈哈哈哈所以大学只干了一年)。再举个例子(大家自己体会里面的含义):夏令营群面,假设你自我介绍自己是学生会主席,然后自我介绍以及后续回答问题时紧紧张张的(是不是非但没加分,反而降分了?我似乎见到过这种画面)…能力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相对较差,而学生会班委团委是提升能力的很好方式,那么这对你来说,就是正确的选择。所以,这个里面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文章篇幅有限,别的我就没法都写了~多看看人物志吧,兼听则明。

关于推荐信、个人称述、简历制作等问题

最好问师兄师姐要个模板,参考一下。模板最一目了然,文字上也不太好表述。只说几个细节:没事别装订别压膜弄到一起,别包装的太“精致”(老师拆信封很辛苦,不需要给里面的材料额外套个袋子,适得其反),一定按照要求来!该怎样怎样…另外奖状列个清单,扫描后在电脑上剪裁好,排好版,别直接复印了按照原始大小装订,不好看。但是注意啊,思维别被师兄师姐模板束缚了,我开始就是…后来反复修改时,丢下模板直接再写反而写的好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