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前面几种参与科研项目的途径,自行申报科研项目无疑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该类项目的主要模式就是学生自己组建研究团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和发表研究成果等,突出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最强、最接近成熟的学术研究过程。
从项目开始前的选题、撰写申报书申报课题,到项目执行开展研究、划拨研究经费、中期检查、结题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已经与老师做项目的过程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了。实际上,这类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这类项目的典型即为著名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下面对这一项目做一具体介绍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要求,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这一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
创业训练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前身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后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改革后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结合,改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会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为校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两类,其中国家级项目一般会从当年获准立项的校级项目中择优上报教育部确定。
关于申报政策
以国内某高校有关规定为例:
申报原则与要求
项目本着“自由申请、公正合理、择优支持、鼓励实践、激励创新”的原则进行,重点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负责人如是三年级本科生,则必须有一名二年级本科生担任第二项目负责人,待原项目负责人毕业后由第二项目负责人自动成为项目负责人;创业训练项目一般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应由三年级本科生担任项目负责人。

申报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开展创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每个项目可以是个人或团队申请(不超过5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
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或是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主持过省级及以上课题。
项目选题要适合,申请理由充分、方案具体、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
负责人责任心强,参与项目的学生要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能合理使用项目经费。
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应能处理好日常学习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项目实施
获准立项的项目须签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承诺书》,承诺书由教务处归档保存。项目启动后,项目组每学期末须向教务处提交《××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展报告》,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学校将根据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
创新训练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2年,创业训练项目执行时间一般为1年。立项学生需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外时间完成研究计划,不能占用课业时间,项目负责人必须在其毕业前完成项目实施。
项目经费
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项经费,按照校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每个项目不超过0.3万元,国家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每个项目不超过2.0万元,国家级创业实践每个项目不超过10万元予以资助。
关于选题
了解了有关政策文件之后,我们就需要确定指导老师和建立学生创新团队。但首先要确定的是选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在申报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同样适用。一般而言,选题要考虑到创新性、可行性和探索性。
既要考虑到创新性,即选题和研究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点:用了什么新的研究方法,基于怎样不同的研究视角,抑或是预期结论有创新之处。可行性就是选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以现有资源和本科生的能力能够“驾驭”这个题目,能够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和规划,能够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
探索性就是选题要结合实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探索,努力发现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跳出既定的“框框”大胆求证。文科选题要有真实可靠的事实根据及理论依据,要具有实用性,能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新颖、有创新,更要有可行性,同时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
选题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选题之前,首先可以搜索一下本校或其他高校以及教育部文件确定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认真研读、仔细琢磨这些已经立项的选题不仅能够避免重复立项、重复研究,另外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其次,在选题过程中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现有的研究项目,将其的某个领域细化,打磨成自己的选题。一旦选题确定后,团队成员和老师应该一起仔细讨论,认真分析,使题目更为凝练、明确、精准,更经得起推敲。
关于论证与撰写申报材料
像写作文一样,题目确定后就要开始破题了。这时需要思考对于这一问题怎样研究、用哪种研究方法、应该确定怎样的研究规划以及研究经费的管理使用和预期研究成果等,这也是申报书里要求仔细论证的内容。
一般来说,课题申报书基本包括项目成员基本信息、成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进度安排、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预期成果、研究经费预算、诚信承诺等内容。
大家可以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以前立项的申报材料,学习体会申报书撰写的语言表达和措辞。毫不夸张地说,撰写申报材料是申报课题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对课题能够通过专家评审并最终获准立项有重要影响。
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外我们还可以参加其他一些研究项目,其基本程序和内容与此类似,不再赘述。大家可以及时留意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