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联系导师,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了解。学生可以向老师自我推荐,争取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老师的研究领域,咨询到一些关于自己在专业上发展的建议;可以了解导师手中的招生名额,并预测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联系导师的作用
对于文科而言,如果之前没有能够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经历,那么联系老师一般意义不大;而对于理工科,有些院校很看重提前联系,有些则更看重学生面试的表现。这与接收单位的“传统习俗”相关,如果接收单位倾向于给导师更大权力,那复试更像是走过场,这样的单位一般是直博或者硕博连读的比较多。
如果接收单位习惯通过统一复试来进行录取,这样就相对公平地来选择考生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来录取,录取之后再分配。所以对于是否应该提前联系导师,大家心中应该有个“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确看待“套磁”
一些学生在套磁的过程中只注重通过套磁了解导师历年录取情况,而忽视了通过跟老师的交流给自己一个大概的定位。也有一部分学生高估了套磁的作用,总是期望利用套磁让导师了解自己,然后直接拿到通过复试的保证。事实上,套磁一般只能增加老师对你的好感,无论老师多么欣赏你,也不一定会在复试之前给你通过复试的承诺。
套磁不是magic,导师无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因为导师并不能通过简单的邮件交流彻底地了解你,除了成绩、排名、论文、项目经验等能以书面形式展现的信息外,很难深入了解你真实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其他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是不会给你任何关于复试通过概率的暗示的,所以希望大家调整好发邮件和等待邮件回复时的心态:在写邮件的时候逐一实现套磁的各种功能,目的性要强;在收邮件的时候,不去期望得到太多,期望越小失望越小。下文中,我们将更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关于“套磁”的内容。
联系老师的合适时间
一般来说,在大三下学期的5—6月份就可以着手准备联系老师。可以先做前期调查,通过查阅各高校网站的导师信息、咨询学长学姐等方式选择几位老师,暑假期间就可以开始联系了。当然,有的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才开始联系,甚至不联系,最终也成功保研。不过综合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开始得早一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机会。
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导师的办公室、实验室、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① 相关院校网站、校园网、科学网、各大门户网站等;
② 院校招生办公室;
③ 查询导师发表的论文,如果是通讯作者,一般会附有联系方式;
④ 高校导师信息库(可以在“保研论坛·联系导师”版块查看相关帖子);
⑤ 由导师所在院校的学生提供;
⑥ 由学生所在院校的老师提供。
初次联系导师的注意事项
发给导师的第一封邮件,犹如他见你的第一面,所以大家理应予以重视,对于邮件的标题和内容都应该仔细斟酌。
第一封邮件没有必要过于冗长,但要突出主题,包含最重要的信息。正文简要地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学校、院系、成绩、排名等),可以附上成绩单;谈谈对专业的理解以及选择院校和该导师的原因。要做到真实、不说大话,同时又比较深刻。
可适当介绍个人的科研经历,并表示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志于朝此方向发展,请导师给予指点。最后,可在正文末尾附一份简历,并将其PDF格式以附件形式附在邮件中。
此外,第一次联系导师时可以先不明确提出去导师那里读研的想法,以免将来更换导师或同时联系别的导师时产生麻烦。等到与导师进行几次邮件沟通之后,觉得时机成熟了,再表达读研的意愿。
邮件标题要简洁明了,以免被当成垃圾邮件而直接删掉。不要群发邮件,否则体现不出对导师的重视和尊重;加之由于要联系不同的导师,稍不注意还会把邮件内容搞混误发,如此一来就给导师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另外,建议不要对邮件做如下“设置”:
要求回执。一些学生担心导师没有收到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邮件,就在邮件中特意添加了要求对方发送回执的设置。殊不知,这样的设置容易让导师感到不尊重。
自动回复。一些学生习惯对邮箱设置自动回复,便于对方确认邮件是否发送成功。但是在与导师联系的过程中,没有实际内容的自动回复可能会给本来就很忙碌的导师带来不愉快。
“套磁”时与老师讨论的内容
在给导师发过第一封邮件后,要和导师保持联系。此时的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套磁”了,核心主题是:证明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想法的准科研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学习、只有成绩的学生。
后续的邮件可以围绕以下内容与导师进行讨论:
介绍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今后的计划,突出个人特长(引起导师兴趣)。找到自身闪光点是关键,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对自己在邮件中提到的学术研究经历要非常熟悉;要给导师一种比较实在但又对学术科研充满热爱的感觉。
询问导师接下来一年的招生计划。往年的招生计划、导师的研究方向等问题则是事先应当了解清楚的,不应询问导师。如果导师接下来一年有名额,那么可以继续下面的套磁。
向导师汇报自己目前在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但是在专业上还有一些问题仍不清楚,希望导师给予指导。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询问的内容有很多,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色加以考量。较为通用的问题如:哪本专业书比较适合继续深入学习,哪些方面需要再着重提高,等等。
讨论自己习读过的导师的论文。在与导师讨论时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谦逊,体现出好学的精神;掌握文章思想而不是着眼于细节,因为对于一名没有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而言,对很多技术、实验方法等细节不了解很正常,千万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去弄清某一技术如何实现等细节而忽略了大局;多和自己以往的学术经历结合,证明你是最适合导师方向的不二人选。
讨论你所关注领域的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方面往往无法突击,考验的是知识面和积累程度,需要对学术科研保持长期的关注。你有可能会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这位导师的方向,转而改投他人,这是对自己今后研究生生涯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向导师询问复试的形式、范围等相关内容。经过此前的多次交流,如果导师对你比较欣赏,一般会提供一些信息。这方面也可以通过与往届的学长学姐交流而获知,因为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复试,变化不会太大。
套磁邮件是一门艺术
套磁其实并不是简单地给老师发几封邮件,递一份个人简历而已。套磁并无统一格式,每个人的做法都有所不同。如果你对老师的项目比较熟悉,那么可以表现出来,但是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请记住:在老师还没有看见你的脸之前,你的邮件就是你的面子。所以,要善于措辞、细心写作,在确保语言得体通顺,而且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后,再点击“发送”。
前面大体介绍了联系导师的步骤及小建议,然而“细节决定成败”,联系导师不容忽视,下文将结合案例,为大家强调联系导师时的部分细节问题。
1. 可以联系多位导师吗?
尽量不要联系同一单位的多位老师。应当优先和自己的意向导师联系,如果无法取得联系或者该导师没有接收意向,再考虑联系其他导师。从往年情况来看,有些学生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先联系的导师长时间不回复邮件,而和另一位导师确认接收意向后,又收到前一位导师同意接收的邮件,让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
要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邮件的标题,不要不写邮件标题或者随意写标题,以免被导师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掉;二是要留足等待导师回复的时间,必要时可以隔几天再次给导师发邮件或者采用电话联系等。此外,尽量不要使用QQ邮箱联系导师,这样也很容易被视作垃圾邮件,采用学校提供的edu邮箱最佳。如果最后还是遇到了进退两难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中一位并向另外一位导师说明情况,表达自己的歉意,最大程度降低此类事件的负面影响。
2. 邮件有去无回时怎么办?
一般来说,导师们都很忙,邮件发出去之后没有及时收到回复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大牛”导师,所以大家应当耐心等待。如果联系的导师长时间都没有回复,可以再次向该老师发询问邮件。如果最终还是没有回复,就可以尝试联系其他老师了。
询问邮件示例:
尊敬的XX老师:
您好,我是来自XXX的XXX……
之前XX时候给您发过邮件,非常希望能够读您的研究生,希望您能考虑我的请求。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个人资料,请直接来信,谢谢您的关注!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学生:XX
3. 导师表示课题组为统一招生,有专门负责招生的老师时怎么办?
在一些院校,导师的确对录取没有话语权,但是这不代表联系导师就没有作用。导师可以提供一些其他资源,比如面试流程、注意事项等等,并且一旦通过复试,在选择导师时,事先是否联系过导师就有所差别了。对于专门负责招生的老师,可以积极联系,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4. 导师的回答很官方或并未明确答复怎么办?
“欢迎报考”之类的回复很正常也很普遍,可能是因为联系导师时没有掌握技巧,或是导师确实太忙,也可能该导师对招生事项并不很在意。这时需要分析之前邮件的情况,并决定继续套磁还是更换联系的导师。
单凭邮件联系,认识还比较片面,所以很少有导师会直接在邮件联系后就给出明确的答复,对此不必担心。即使导师没有明确答复,得体的事先联系至少可以增加导师对你的好感。
几乎没有招生单位规定必须联系好导师才能拿到录取名额,换句话说,如果实力足够,不用联系导师同样能够保研成功,多数情况下提前联系导师只是不希望最中意的导师被其他学生抢走;如果实力不够,可以通过提前联系导师以获取好感,在复试时增加录取的机会,尤其当联系的导师正是面试官的时候。
5. 巧妙利用节日获取好感
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每逢节日给导师发一封电子邮件或是发条短信,很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时的信息可以是简单的祝福和感谢,但一定要记得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匿名短信可能并不能给你带来帮助。
不要过分披露自己为防止先入为。
要注意细节,以免过早暴露自己的缺点;也不要太过张扬自己的优点,导师不会喜欢一个咄咄逼人的学生。早期要以释放正面信息为主,注意分寸,后期也要适当剖析自己的缺点,但无论前期还是后期,大部分信息要建立在“学习”的主题之上。
7. 套磁升华——面谈
面谈是一系列提问和回答,通常在你和导师两个人之间进行,以获得和了解彼此信息为目的。如果得到与导师面谈的机会(尤其是外校的导师),那么恭喜你已经在保研的路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面谈有助于全方位地了解课题组和导师的情况,也可借助谈话与导师建立互信关系,为面试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在面谈前,应当设想一些导师所关心的问题,事先列出一份交谈提纲,有备无患。
建议在面谈之前做如下准备:
① 个人简历;
② 复习相关专业知识;
③ 适当选读导师发表的论文;
④ 回顾自己的科研、竞赛经历,并准备相关资料;
⑤ 自拟一份导师可能问及的话题并准备相应回答,比如为什么想读研,为什么选择该方向,读研期间及毕业后有何规划等问题。
面谈时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做到不卑不亢。可以对导师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进行探讨,以导师感兴趣的话题及专业知识为主题,这里就要求大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要让导师觉得你不仅有实力,而且有潜力。
另外也要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导师的帮助,而不是施舍。谨记不要紧张,自然地表现自己就好。面谈时的穿着不必过于正式,自然大方即可,以能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活力、朝气和个人特色为宜。
面谈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谈话内容和要点。可以回想交谈时的情形,想想导师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你们的气场是否合拍,他对科学研究是什么样的态度,对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比较看重,等等。只有把握导师的心态,才能使面谈的效果在保研过程中发挥出来。
8. 保持联系
与导师的联系需要持之以恒,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导师发邮件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咨询一些专业上面的问题。
模板与案例汇总
联系导师是件大事,不建议大家使用程式化的模板,以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现就以下案例为大家指点迷津,仅供参考。
1.个人自荐
2.通过第三方推荐:如有认识的本校老师或其他资源帮忙推荐,可在被推荐后直接提出面谈请求
3.乘胜追击:面谈之后再次联系导师
4.跨专业联系老师
5.夏令营联系但失败后,推免时再次联系同一导师:下面的邮件案例为执著于某一导师的学生提供思路
6.名单公布、落榜后发邮件希望挽回局面:不到最后就不要放弃
7.提前联系导师成功参营的案例
8.拒绝信:如已确定最终选择,对于曾经联系过但最终未选择的导师应告知自己的决定,以示尊重